《课堂动态生成论》 朱志平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摘要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理论、学科知识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对于非常复杂的教学实践领域,仅仅由所谓的教学理论的“引领”和单纯的教学技能的提高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它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作为手段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掌握是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展现教学实践活动多样性的过程。所以,动态生成资源的教学不是外在强加的,不可以只推崇一种教学方法,不可以凭借教学技巧,只能由教师自身提高各方面素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才能实现其所追求的目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对号入座”过程,因为不管教学实践中教师预先的设计,是多么巧妙、多么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严格地遵从教学的“预设”是不可能的,教学实践者需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有可能避免教学实践活动的混乱或不协调,这就是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所以是必须的、应该特别强调的,归根结底是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主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教学实践活动是由人的主体参与的,是师生、生生之间在一定的情境下的互相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开发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彰显自己能动调整教学过程、反思调控教学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动态生成资源的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师反思水平、展现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觉醒的重要途径。
绪言: 关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和内容
|